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防爆振动电机的维护保养需兼顾振动电机的常规维护和防爆性能的特殊要求,既要保证其振动功能稳定,更要确保防爆结构不失效,以适应危险环境的长期运行。以下是详细的维护保养要点: 一、日常检查(每日/每班)
1. 运行状态监测
听声音:运行时应无异常噪音(如金属摩擦声、轴承异响),若有杂音可能是轴承磨损、偏心块松动或防爆间隙异常,需立即停机检查。
测温度: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电机外壳、轴承座温度,确保不超过防爆标志规定的最高表面温度(如T4级≤135℃),且温升稳定(无突然升高)。
看振动:观察电机与设备连接是否牢固,振动是否均匀(无异常晃动),避免因螺栓松动导致振幅异常。
2. 外观与连接检查
检查防爆外壳是否有裂纹、变形,螺栓(尤其是防爆接合面的螺栓)是否齐全、紧固(需用专用扳手,不得用普通扳手替代,防止滑丝)。
接线盒盖是否密封严密,密封圈是否老化、破损,电缆引入装置是否松动(防止粉尘、潮气侵入,破坏防爆性能)。
接地装置是否牢固可靠(防爆设备必须可靠接地,防止静电积累或漏电引发危险)。
二、定期维护(每周/每月/每季度,根据工况调整)
1. 清洁与防护
清除电机表面及散热片上的粉尘、油污(用压缩空气吹扫或软毛刷清理,避免用水直接冲洗,防止受潮),确保散热良好(高温会降低防爆安全性)。
检查防护等级(如IP55)是否有效:若环境多尘或潮湿,需定期更换接线盒内的密封圈(材质需耐温、耐化学腐蚀),确保密封性能。
2. 紧固件与偏心块检查
紧固所有连接螺栓:包括电机与设备的安装螺栓、偏心块固定螺栓、端盖螺栓等,防止因振动导致松动(偏心块松动会引发激振力异常,甚至损坏电机)。
检查偏心块角度:若需调整激振力,需停机操作,调整后务必锁紧活动偏心块,避免运行中角度偏移。
3. 轴承与润滑系统
轴承是易损件,需定期检查:若运行中出现“嗡嗡”异响或温度异常升高,可能是轴承缺油或磨损,需及时处理。
润滑脂更换:根据工况(如环境温度、粉尘浓度),每3-6个月更换一次高温润滑脂(推荐锂基润滑脂,型号如ZL-3H),加油量为轴承腔的1/2-2/3(过多会导致散热不良,过少则润滑不足)。
注意:更换轴承时,必须使用与原型号一致的防爆合格轴承(不得用普通轴承替代,避免影响防爆间隙)。
三、季度/年度深度维护
1. 防爆结构专项检查
检查隔爆接合面:用塞尺测量防爆间隙(如轴与轴套的径向间隙、外壳法兰的轴向间隙),需符合防爆标准(如隔爆型Ex d的间隙通常≤0.2-0.5mm,具体按型号要求),若间隙过大,需更换磨损部件。
清理防爆接合面:去除表面的锈迹、油污(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再涂防锈油),不得用硬物刮擦,防止破坏接合面平整度(影响隔爆性能)。
检查接线盒:内部接线端子是否松动、烧蚀,导线绝缘层是否老化,若有损坏需更换同规格的防爆导线和端子(导线截面积需符合载流要求,避免过载发热)。
2. 绕组绝缘检测
用兆欧表(摇表)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冷态下≥5MΩ,热态下≥1MΩ(若低于标准,可能是受潮或绕组老化,需烘干处理或更换绕组,且绕组修复后需重新通过防爆认证)。
3. 轴承寿命评估
若运行中轴承温度持续升高或振动噪声增大,需拆解检查轴承磨损情况(如滚珠、滚道是否有裂纹、点蚀),及时更换同型号、同精度的防爆轴承(推荐品牌如SKF、NSK,确保转速和载荷匹配)。
四、特殊工况下的额外措施
腐蚀性环境:定期检查外壳防腐涂层是否完好,对裸露金属部件涂防锈漆;选用耐腐蚀性材料(如不锈钢防爆外壳)的电机时,需避免用硬物碰撞破坏表面钝化层。
高温环境:增加润滑脂更换频率(如每1-2个月一次),选用耐高温润滑脂(如高温锂基脂,耐温≥150℃);检查绕组温度,确保不超过其绝缘等级上限(如F级≤155℃)。
粉尘环境:每日清理散热通道,防止粉尘堆积堵塞散热片(粉尘覆盖会导致散热不良,温度升高);定期检查防爆接合面是否被粉尘卡住,影响密封。
五、维护禁忌与注意事项
1. 禁止擅自改装:不得更换非防爆部件(如用普通螺栓替代防爆螺栓、用塑料件替代金属隔爆件),任何维修后的部件必须符合原防爆设计标准,否则会导致防爆失效。
2. 维修资质要求:必须由具备防爆电气维修资质的专业人员操作,维修记录需存档(包括更换的部件型号、防爆检测结果等)。
3. 停机维护原则:所有维护操作必须在断电、验电、挂牌后进行,尤其在危险环境中,需确认周围无易燃易爆物质泄漏,必要时采取惰性气体保护。
4. 备件管理:备用部件(如轴承、密封圈、螺栓)需为原厂或经认证的防爆配件,存放时避免碰撞、受潮,保持防爆接合面清洁。
通过以上维护措施,既能保证防爆振动电机的振动性能稳定(激振力、振幅正常),又能确保防爆结构不失效,从而在危险环境中实现长期可靠运行。定期维护的核心目标是:“防高温、防松动、防泄漏、防结构破损”,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