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振动电机运行中出现振动异常,核心原因可归纳为机械结构失衡、零部件失效、安装偏差、负载异常四大类,具体可拆解为以下几类常见情况:
1. 偏心块相关问题(核心激振源异常)
振动电机的振动源于两端偏心块的旋转离心力,偏心块异常是振动异常的首要诱因:
偏心块固定螺栓松动/断裂:长期高频振动易导致偏心块紧固螺栓松脱,或螺栓疲劳断裂,使偏心块角度偏移、甚至部分脱落,造成离心力不均衡,引发振动忽大忽小、伴随异响;
偏心块角度不一致:若电机两端偏心块调节角度不匹配(如一侧调至30°、另一侧调至45°),会导致轴向离心力失衡,出现“窜动式振动”,同时可能加剧电机轴承磨损。
2. 安装与连接偏差
安装精度直接影响振动电机受力平衡,常见问题包括:
电机地脚螺栓松动/受力不均:电机与设备(如给料机、振动筛)底座的连接螺栓未拧紧,或螺栓松紧度不一致,运行时电机“位移式振动”,甚至与底座碰撞产生冲击振动;
电机安装面不平整/贴合不良:底座焊接变形、安装面有杂物(如铁屑、垫片),导致电机机座与设备底座局部悬空,受力点集中,引发“局部共振式振动”;
电机与设备同轴度偏差(若带传动/联轴器连接):若振动电机通过皮带或联轴器驱动其他部件,同轴度超差会导致附加径向力,使电机振动叠加“偏心旋转振动”。
3. 轴承失效或润滑不良
轴承是电机旋转的核心支撑,故障会直接引发振动异常:
轴承润滑不足/油脂变质:长期未补加润滑脂、润滑脂干涸或混入杂质(如粉尘、金属碎屑),导致轴承滚动体与内外圈摩擦加剧,产生“周期性高频振动”,伴随轴承部位发热;
轴承磨损/损坏:如滚动体锈蚀、保持架断裂、内外圈剥落,会使电机旋转时出现“不规则冲击振动”,振动频率与电机转速相关,且噪音明显增大(如“嗡嗡”声变为“咔咔”声)。
4. 定子/转子故障(电磁力失衡)
电机电磁系统异常会导致旋转力矩不均衡,间接引发振动: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接地:绕组绝缘老化、破损后,局部电流异常,产生不均衡电磁力,使电机振动伴随“电磁噪音”(如尖锐的“嘶嘶”声),同时可能出现电机过热;
转子断条/端环开裂(鼠笼式电机):转子导条或端环焊接处断裂,导致转子电流分布不均,电磁转矩波动,引发“周期性振动”,负载越大振动越明显;
定转子气隙不均:电机长期过载、轴承磨损后,转子轴线偏移,导致定转子之间气隙(通常0.2-1mm)一边大、一边小,电磁力失衡,产生“单边磁拉力振动”。
5. 负载与设备匹配问题
振动电机的振动需与配套设备(如给料机、振动筛)协同,负载或设备异常会反作用于电机: 配套设备进料量过载:如给料机进料过多、振动筛筛网堵塞,导致设备负载远超电机额定激振力,电机被迫“超负荷振动”,表现为振动幅度骤降、伴随电机闷响;
配套设备结构件损坏:如振动筛筛框开裂、给料机弹簧支座断裂,设备自身刚性失衡,与电机振动形成“共振”,导致整体振动幅度异常放大,甚至引发电机底座开裂。
6. 基础与支撑问题
设备基础或支撑结构不稳定,会放大振动异常:
基础混凝土开裂/下沉:长期高频振动导致设备基础(如混凝土底座)出现裂缝、局部下沉,使电机与设备整体偏移,振动方向紊乱;
支撑弹簧/减震件失效:若设备采用弹簧、减震垫支撑,弹簧疲劳变形、减震垫老化硬化后,无法有效吸收振动,导致振动“传递式放大”,同时反震至电机本身。